新华社哈尔滨7月3日电(记者戴锦镕)7月2日晚,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一场文旅盛会点亮了夏夜的东极广场。39米多高的“八面来东”雕塑流光溢彩,伴随着璀璨烟花,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正式启幕,向全球游客发出“避暑胜地 清凉龙江”的夏季邀约。
作为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城市,抚远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
“我很喜欢抚远,这个城市很干净,当地人热情友好,尤其是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美食令人难忘。”在抚远街道上,俄罗斯游客索菲亚兴奋地分享着旅行体验。
凌晨三点多在东极阁观赏中国的第一缕阳光,品味鲜嫩的江水炖江鱼、在黑瞎子岛上和憨态可掬的黑熊互动、亲手制作鱼皮画……凭借独特的地理标识、壮丽的界江风光及赫哲族文化体验,“中国东极”已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诗与远方”。
7月3日拍摄的黑瞎子岛野熊探秘园中的黑熊。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抚远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虽然与哈巴罗夫斯克相邻,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魅力,对俄罗斯游客很有吸引力。”俄罗斯“支柱”协会哈巴边疆区分会副主席古巴托夫·古巴特·古马拉托维奇说,他计划带着家人朋友再次来访。
联合国旅游组织中东区域办事处主任萨米尔·阿尔哈拉什对抚远的旅游资源给予高度评价:“抚远湿地等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可持续发展特色,观鸟、界江游船、冰雪节等旅游项目对中东等地的生态旅游爱好者具有显著吸引力。”
“抚远区位优势明显,可定位为中东等热带地区游客的避暑天堂。通过构建两地‘旅游桥梁’,黑龙江省既能开拓新兴客源市场,又能为热带地区游客提供兼具清凉体验与文化沉浸的旅程。”萨米尔说。
7月2日,在东极广场特色集市,俄罗斯游客与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为丰富游客的夏季旅游体验,黑龙江各地创新“旅游+”模式,推出融合文化、体育、美食的多元产品。在佳木斯,游客可品尝赫哲族特色鱼宴,体验非遗鱼皮画制作;在伊春,森林研学游、康养游等吸引多年龄群体;在大庆,湿地景观与石油工业研学结合,给游客独特文旅体验。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相免签后,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马来西亚驻中国总领馆旅游处处长颜财兴说,“黑龙江省夏季的避暑游、冬季的冰雪游在马来西亚的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已经成为热门旅游话题。”
2024年,黑龙江省全年接待游客两亿八千万人次,同比增长29.1%,其中边境游、跨境游成为增长新引擎。依托界江界湖文旅资源,黑龙江省将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国际文旅开放合作。
本届旅发大会期间,黑龙江省绥芬河、虎林、饶河等18个边境县市联动推出“东极”日出、民族风情、生态探索等精品线路,举办“跨越331—中俄自驾友谊之旅”、界江界湖游钓联赛等22项特色活动,打造中外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区,为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