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瓶一元纯净水,看见责任与坚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2 16:24:09
来源:新华网

从一瓶一元纯净水,看见责任与坚守

字体:

在物价上涨与消费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日常选择”。过去被忽视的日用消费品,如今也成为“性价比”浪潮下的关注点。饮用水,作为基础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正是这一消费趋势的典型代表。

一瓶水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健康、连着民生。当各种“概念水”“功能水”轮番上场,一瓶坚持质优价低、售价一元的蓝标水,却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全民饮水观念发生转变的当下,这瓶水正在成为消费者信任的选择。

消费者的选择:不是便宜,而是值得信赖

“我每天要跑长途,最怕的就是口渴。蓝标水常温也好喝,最重要是安心。”在北京某物流园里,卡车司机赵师傅从车里拿出一瓶蓝标水。对他而言,这瓶水陪伴的不只是旅途,更是一份稳定可依赖的生活习惯。

“我车里常年都备着蓝标水,一箱一箱地囤着。有时候去服务区,别的水三四块一瓶,我还是习惯喝自己带的。不是为了省钱,是踏实。”赵师傅说。这种囤水的习惯,在长途司机群体中并不少见,而蓝标水之所以频频成为他们的首选,正是因为品质稳定、价格合理。

不仅是司机群体,从一线工人到学校学生,从外卖小哥到办公室白领,蓝标水都频频出现在他们的饮水清单中。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蓝标水故事”。

 

“喝了两箱感觉挺不错,比桶装水还划算。”“好喝、实惠”“挺好的产品,我一直囤。”

这些评价中,“干净”“好喝”“价格实惠”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可见,消费者并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在信息更透明、认知更成熟的当下,主动选择了一个“质价平衡”的产品。这种信任,不是广告喊出来的,而是产品积累出来的。

在买水这件小事上,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更像一个冷静的“采购官”,用自己的标准选择更可靠的品牌。今麦郎蓝标水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中,完成了从“选择之一”到“首选”的转变。

一瓶水的良心标准:看得见的品质,喝得出的安心

如果说口碑是蓝标水被选择的理由,那产品本身则是它得以长期留在消费者心中的根本。

一瓶水水要挂上“今麦郎蓝标”的标签,首先要经过9级深度过滤技术,层层净化,精准去除金属离子与杂质,确保口感绵软、入口舒适。水质检测过程不仅精密,甚至严于国家标准。

在灌装环节,今麦郎的“90000水线”每小时可以生产9万瓶水,平均每秒可生产25瓶水,是目前灌装速度世界领先的瓶装水生产线。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单位成本,也为后端定价留出了让利空间。

从终端渠道来看,蓝标水也实现了覆盖广、触达深。从街头小卖部到便利店、连锁超市;从工厂、加油站到旅游景区,蓝标水已实现广泛覆盖,构建起一张覆盖城乡、贯通多场景的销售网络。数据显示,蓝标水一年销量突破100亿瓶,相当于绕地球50圈。

在高品质保障的基础上坚持一元定价,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挑战。蓝标水的存在,给出了“好水未必贵”的另一种可能。

回归饮水本质:不讲故事,用诚意回应市场

在各类瓶装水不断“讲故事”“造概念”的今天,今麦郎选择了另一种道路:回归饮水的本质,以诚意打动消费者。

“水就是水,不必夸张。”这句朴素直接的品牌主张背后,是今麦郎始终坚持的产品观和价值观。面对复杂的市场舆论和价格战压力,今麦郎不炒概念、不做噱头,而是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品质和性价比的提升上。

在今麦郎看来,饮用水首先是一种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品类,在安全、口感、价格这几个维度上做好,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负责。

蓝标的这一品牌逻辑,也正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务实家庭对商品“真材实料”和“不过度包装”的心理预期。蓝标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做实事。

一瓶水的背后:一元定价中的责任与坚守

一瓶蓝标水,一元的定价。这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企业对品质的坚持和对消费者的尊重。

“暴利并非商业文明的体现,真正的商业文明应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优质产品。”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他坦言,今麦郎蓝标水自推出以来就坚持一元定价,在2元瓶装水占据主流市场的背景下,确立了显著的性价比优势。

范现国表示,今麦郎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线的升级与技术改造,引进全球领先设备,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不断优化水质,“我们不是追求低价,而是追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双优。”

在这个消费越来越讲性价比的时代,蓝标水以其平实却稳定的产品力,成为数亿消费者生活中的安心选择。可以说,蓝标水不仅是今麦郎的产品样本,更是整个行业回归常识、重塑信任的一个案例。

饮水虽小,却能折射出一家企业的良心与格局。未来,理性消费的趋势仍将持续,而像蓝标水这样的产品,或许正是支撑美好生活的一种可靠选择。(王忻)

【纠错】 【责任编辑:杨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