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考验之后的多维政治重构

2025-07-03 23:08:48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2024年7月16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拍摄的国会大厦(无人机照片)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天聪(发自里约热内卢)

编辑/吴美娜

  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5月19日出席了联邦最高法院就其涉嫌策划政变的首次听证会。这是他与前国防部长布拉加·内图自去年12月后者被捕以来首次共同参与司法程序。此次听证会以远程视频形式进行,由大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主持,法院禁止现场影像和音频记录。两人均被控参与一项推翻2022年总统选举结果的阴谋,该案件目前已进入证人陈述阶段,预计后续将有数十名军政要员出庭作证。

  检方指控博索纳罗及其盟友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推翻选举结果,包括散播虚假信息、争取军方支持并起草紧急政令,目的是阻止卢拉总统就职。虽然被告方否认所有指控,但该案件已成为巴西1985年军政府时期结束以来,首次有前总统因涉嫌破坏宪政秩序而受审的重要案例,也使博索纳罗的政治前景再次蒙上阴影。

民主考验之后的政治修复

  自2023年1月8日国会骚乱事件以来,巴西社会持续围绕民主与法治展开深刻反思。针对该事件的调查和惩处行动不断推进,博索纳罗本人亦因涉嫌支持政变及滥用公权力,于2023年被高等选举法院裁定八年内不得参选。2025年初,巴西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又提起新诉,指控博索纳罗及其盟友策划名为“黄绿色匕首”的政变计划,涉及煽动军方、传播虚假信息、操纵选举结果等行为。

  巴西《圣保罗页报》指出,这一系列指控标志着司法机构对极端主义行为的零容忍立场,也成为维护巴西民主制度合法性的关键步骤。民调机构Ipec2025年3月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有68%的受访者支持对“1月8日事件”持续调查,62%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对反民主行为的法律惩处,这表明司法行动得到了广泛社会支持。

  政治学者马尔科斯·诺布雷接受巴西《国家论坛》采访时表示:“在强烈对立之后,政府与社会各界正逐步回归制度轨道。”他认为,尽管政治分歧依旧存在,但行政与司法系统的互动反映出国家政治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

  卢拉政府在此背景下启动了一系列社会重建与政策恢复进程,包括加强对贫困人群的援助计划、重启环境执法、提升劳工保障等。2023年亚马孙森林砍伐面积同比减少50%,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数据,这是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凸显环境治理成效。

  在教育与卫生等领域,巴西联邦政府恢复了多项前政府时期中断的国家计划。例如,“更多医生计划”在2023年重新启动,派遣超过1.8万名医生前往全国缺医地区,为近4000万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教育部则宣布,至2025年底将资助新增10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平等政策的重要部分。

左右分歧中展现理智和成熟

  卢拉深知,要在政党体系高度碎片化的背景下维持政策推进,必须依赖广泛联盟与灵活策略。巴西《经济价值报》援引政府顾问的话指出,当前国会中执政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均未形成稳定多数,必须持续与“中间力量”等进行博弈。2024年,卢拉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法案成功过关,被视为其联盟策略取得的重要成果。

  据巴西新闻周刊《请看》杂志披露,卢拉政府正在酝酿新一轮内阁调整,旨在扩大执政联盟、吸纳中右政党加入执政阵营。卫生部长亚历山大·帕迪利亚近日表示:“扩大对话空间,是我们深化社会改革的前提。”政治评论员玛丽亚·赫米尼娅认为,这种策略虽非一帆风顺,但体现了卢拉政府对制度稳定与治理效率之间平衡的持续探索。

  巴西《人民报》今年5月报道称,卢拉政府在与“联盟党”“进步党”“社会民主党”等中间政党协商新一轮部长分配时,特别重视维护女性代表性与区域均衡分布,力求在扩充政治基础的同时,回应社会对公平和代表性的诉求。

  在稳定政治同盟的同时,卢拉也在尝试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2025年1月,社会传播秘书由其前竞选公关负责人西多尼奥·帕尔梅拉出任,负责提升政府透明度和社会动员能力,回应社会对政府效率和廉洁的期待。该部门近期推出的“对话巴西”平台,已吸引超500万人次参与反馈,被视为数字时代公共治理创新的尝试。

  综合而言,近年来巴西左右翼政党之间的对立呈加剧态势,政治分化不仅体现在选举对抗中,也渗透至立法协商、公共辩论和社会舆论等多个层面。《圣保罗页报》社论指出,当前巴西社会的意识形态裂痕已成为影响政策执行与社会治理的现实挑战。例如,在环保、税改与性别平等等议题上,执政党提出的法案频繁遭遇保守派和中间党团的否决或修改,导致部分政策落实进程放缓。

  政治分析人士布鲁诺·博加里奥利指出,尽管分歧加深,但卢拉政府在维护政治多元与制度运作之间仍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他在接受《经济价值报》采访时表示:“与部分拉美国家的政治瘫痪不同,巴西的制度张力更多体现在议会博弈中,而非街头冲突里。”

  为应对意识形态分裂对政策推行的冲击,卢拉政府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提升跨党派协调能力。2024年发生在南大河州的洪灾事件中,联邦政府与由右翼州长领导的地方政府迅速形成协调机制,被《圣保罗页报》评为“应对极端事件中联邦制成熟的体现”。

  巴西民调机构Datafolha今年4月的调查显示,尽管有42%的受访者对卢拉政府表示不满,但其中超过一半认为“国会和地方政府的阻力是导致改革受限的主要因素”,反映出公众对政治协商复杂性的认知正在提高。

一场制度与社会的深层重构

  卢拉政府执政进入第二年,巴西经济增速超出预期。根据巴西地理统计研究所(IBGE)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2024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一年增长3.4%,高于2023年的2.9%,创下除疫情反弹年份外自2011年以来的新高。巴西《环球报》报道称,该增长表现“超出金融市场预期”,展现出一定韧性。

  财政方面,巴西财政部公布,2024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为430亿雷亚尔,远低于2023年的2285亿雷亚尔。若扣除自然灾害特别拨款,实际赤字仅占GDP的0.1%,财政部长哈达德表示,这表明政府基本实现了“零赤字”目标。

  政府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与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2023年启动的新“加速增长计划”预计至2026年总投资达1.3万亿雷亚尔,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约53.7%,其中能源转型与高效交通项目占比接近九成。此外,政府计划在东北部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吸引私人投资超过1200亿雷亚尔,同时扩建输电线路,缓解电力输送瓶颈。

  政治方面,卢拉本人今年4月明确表态将“坚定地”参与2026年总统选举。此番表态标志着其竞选态势已从早期的犹豫转向公开决定。劳工党高层与盟党领袖普遍支持这一决定,副总统阿尔克明称卢拉是“自然候选人”。根据民调机构Datafolha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卢拉在所有第二轮模拟对决中均领先潜在对手。

  总体而言,卢拉政府试图在增长、财政与民意之间建立三重平衡,同时为2026年选举争取有利位置。政治评论员莱昂纳多·阿维拉在接受巴西《人民报》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个不确定时代的强人叙事,而是制度稳定中渐进推进的改革实践。”

  站在2025年,巴西正经历一场制度与社会的深层重构。卢拉政府在推动经济恢复、修复政治信任、扩大社会政策与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未来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挑战依旧存在:政治极化尚未缓解,全球经济形势仍具不确定性,民意的波动亦对执政团队提出更高要求……

  而接下来的2026年大选不仅是一次关于政权归属的博弈,更是对巴西民主制度成熟度和政策延续性的再次检验。无论结局如何,巴西必须在分歧中寻找共识,在制度内凝聚力量,以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手机版